考古資料數位典藏創新計畫 Innovating Digital Archives for Archaeological Data

  • 數位典藏
    • 線上系統
    • 主題精選
  • 樂學考古
    • 科普好讀
    • 復刻動畫
    • 活動相簿
  • 關於
    • 目標|團隊
    • 典藏|產出
    • 聯絡|專區
  • 關於
  • 連結
川西地區史前文明探尋
川西地區史前文明探尋
考古資料數位典藏資料庫
考古資料數位典藏資料庫
3D 考古文物櫥窗
3D 考古文物櫥窗
來自考古現場的第一手報導
來自考古現場的第一手報導
2024 院區開放 考古發掘體驗 - 海海人生:保貝飽胃團體戰!
2024 院區開放 考古發掘體驗 - 海海人生:保貝飽胃團體戰!
2024年 新北市考古生活節:史前動物派對
2024年 新北市考古生活節:史前動物派對
賞‧析‧文物─3D模型於展覽與學術研究之應用
賞‧析‧文物─3D模型於展覽與學術研究之應用
重啟史語所的考古寶箱
重啟史語所的考古寶箱
2023年 中央研究院院區開放:就是你了陶器寶貝!-資料庫大挑戰
2023年 中央研究院院區開放:就是你了陶器寶貝!-資料庫大挑戰
臺灣近海區域貝類資料庫
臺灣近海區域貝類資料庫
臺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
臺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
與考古學家一起探索殷墟大小事
與考古學家一起探索殷墟大小事
石璋如先生鏡頭下的李莊生活
石璋如先生鏡頭下的李莊生活
  • 新上線
  • 遺址
  • 人物
  • 文物
  • 開放博物館
  • 互動性
  • 活動記錄
  • 英文版
  • 新聞
  • 漫畫
  • 動畫
  • 臺灣
<div id="isPasted">3200年前的古努比亞男子,身上各處都有癌症骨轉移的痕跡。Photo Credit: <a href="http://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090924"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2014 Binder et al., PLOS ONE (CC BY 4.0)</a></div>
檢視 前往
科普好讀
【考"骨"看癌症特輯】史前時代的癌症病患
  • 文物
  • 新聞
【大洋洲考古現場】澳洲巨石陣的用途
檢視 前往
科普好讀
【大洋洲考古現場】澳洲巨石陣的用途
  • 遺址
  • 新聞
<p>ASI Delhi Circle APP</p>
檢視 前往
科普好讀
【數位典藏】印度德里(Delhi)遺址古蹟自由行APP
  • 遺址
  • 互動性
  • 新聞
<p>中研院史語所自河南濬縣辛村考古遺址發掘出土的獸面甲飾(攝/蘭文里)</p>
檢視 前往
科普好讀
從獸面甲飾,思衛國歷史。
  • 文物
  • 大陸
【中美洲考古現場】Rock 'n' Art – 墨西哥發現大量岩石藝術
檢視 前往
科普好讀
【中美洲考古現場】Rock 'n' Art – 墨西哥發現大量岩石藝術
  • 遺址
  • 新聞
【數位典藏】大英博物館 岩石藝術數位典藏計劃
檢視 前往
科普好讀
【數位典藏】大英博物館 岩石藝術數位典藏計劃
  • 文物
  • 新聞
考古資料數位典藏資料庫
前往
線上系統
考古資料數位典藏資料庫
  • 遺址
  • 文物
  • 臺灣
  • 大陸
【南美洲考古現場】利馬好好拆
檢視 前往
科普好讀
【南美洲考古現場】利馬好好拆
  • 遺址
  • 新聞
【3D看文物】5_波帶紋列鼎
檢視 前往
科普好讀
【3D看文物】5_波帶紋列鼎
  • 文物
  • 互動性
  • 大陸
<p>帶卜辭龜腹甲殘片 丙編067號</p>
檢視 前往
科普好讀
上帝會不會降下災禍啊?
  • 文物
  • 大陸
考古學家的100種生活 第三回《考古學家愛鑽地洞》
檢視
科普好讀
考古學家的100種生活 第三回《考古學家愛鑽地洞》
  • 漫畫
考古報國 一代大師梁思永
檢視 前往
科普好讀
考古報國 一代大師梁思永
  • 遺址
  • 人物
  • 大陸
【歐亞考古現場】土耳其發現「冥界之門」(Pluto's Gate)!
檢視 前往
科普好讀
【歐亞考古現場】土耳其發現「冥界之門」(Pluto's Gate)!
  • 遺址
  • 新聞
縱‧橫‧考古
檢視 前往
主題精選
縱‧橫‧考古
  • 開放博物館
  • 互動性
【大陸考古現場】千年肉製品出土
檢視 前往
科普好讀
【大陸考古現場】千年肉製品出土
  • 遺址
  • 新聞
  • 大陸
【北美洲考古現場】考古大不同:紐約市(New York City)
檢視 前往
科普好讀
【北美洲考古現場】考古大不同:紐約市(New York City)
  • 遺址
  • 文物
  • 新聞
<p>原來的土色可分成三層。趙先生用線隔出每層的邊界。紅白色的標竿每個色塊是20公分,我們發掘了7層,每層約10公分,總深度約70公分。牆邊上藍色的字牌則寫著發掘的相關資訊:「CP」是遺址名「曲冰」的縮寫;第二行的「2012」是發掘年份,「TP1」為坑號,若發掘第二個坑則為TP2;第三行表示此為「L7」(第七層)的北牆;第四行則是當天的日期。</p>
檢視 前往
活動相簿
2012年 走訪南投曲冰遺址:曲冰-考古大菩薩第一鋤
  • 遺址
  • 活動記錄
  • 臺灣
<p>紡線好幫手:紡論與紡錘</p>
檢視 前往
科普好讀
千絲萬縷勾‧勾‧纏──線繩的誕生
  • 互動性
  • 臺灣
【北美考古現場】邁阿密市中心的千年遺址保衛戰
檢視 前往
科普好讀
【北美考古現場】邁阿密市中心的千年遺址保衛戰
  • 遺址
  • 新聞
<p><br id="isPasted"></p><p>史語所典藏的鹿方鼎(近)與牛方鼎(遠),這是目前為數甚少的大型商代青銅器,不過幾乎所有商代青銅器,都具備相當的工藝技巧與美學。</p>
檢視 前往
科普好讀
中國青銅器的盛與衰
  • 遺址
  • 文物
  • 大陸
轉轉·時·空
前往
主題精選
轉轉·時·空
  • 開放博物館
  • 互動性
【數位典藏】挖吧!以色列考古APP
檢視 前往
科普好讀
【數位典藏】挖吧!以色列考古APP
  • 互動性
  • 新聞
【中美洲考古現場】千根人骨陪葬的阿茲提克墓
檢視 前往
科普好讀
【中美洲考古現場】千根人骨陪葬的阿茲提克墓
  • 遺址
  • 新聞
<p><span id="isPasted" style='color: rgb(110, 119, 128); font-family: "YahooSans VF", "Yahoo Sans", YahooSans, "Helvetica Neue",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13px; font-style: normal; font-variant-ligatures: normal; font-variant-caps: normal; font-weight: 400; letter-spacing: normal; orphans: 2;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0px; text-transform: none; white-space: normal; widows: 2; word-spacing: 0px;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text-decoration-thickness: initial; text-decoration-style: initial; text-decoration-color: initial; display: inline !important; float: none;'>馬祖亮島發現珍貴7900年前完整骨骸,是南島語族新石器時代最早人類。圖為中研院研究員陳仲玉率領的考古隊,在亮島「島尾一號」遺址挖掘的情形。(王遠茂翻攝)</span>&nbsp;</p>
檢視 前往
科普好讀
 【演講後記】海亮哥二三事
  • 遺址
  • 新聞
  • 臺灣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13
  • 下一頁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版權所有
SITE CRED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