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資料數位典藏創新計畫 Innovating Digital Archives for Archaeological Data

  • 數位典藏
    • 線上系統
    • 主題精選
  • 樂學考古
    • 科普好讀
    • 復刻動畫
    • 活動相簿
  • 關於
    • 目標|團隊
    • 典藏|產出
    • 聯絡|專區
  • 關於
  • 連結
尋跡:考古行旅
尋跡:考古行旅
川西地區史前文明探尋
川西地區史前文明探尋
考古資料數位典藏資料庫
考古資料數位典藏資料庫
3D 考古文物櫥窗
3D 考古文物櫥窗
臺灣近海區域貝類資料庫
臺灣近海區域貝類資料庫
臺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
臺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
與考古學家一起探索殷墟大小事
與考古學家一起探索殷墟大小事
石璋如先生鏡頭下的李莊生活
石璋如先生鏡頭下的李莊生活
  • 新上線
  • 遺址
  • 人物
  • 文物
  • 開放博物館
  • 互動性
  • 活動記錄
  • 英文版
  • 新聞
  • 漫畫
  • 動畫
  • 臺灣
重返史前
前往
復刻動畫
重返史前
  • 遺址
  • 文物
  • 動畫
  • 臺灣
【數位典藏】3D列印技術正夯! II
檢視 前往
科普好讀
【數位典藏】3D列印技術正夯! II
  • 文物
  • 互動性
<p>這不是鬆餅,而是十三行考古田野工作時的影像紀錄。畫面上的海灘傘,則是考古學家進行發掘時遮陽避雨的小小庇護所(中研院史語所藏)&nbsp;</p>
檢視 前往
科普好讀
這不是鬆餅!漫談考古學家的甘與苦
  • 遺址
  • 文物
  • 臺灣
考古學家的100種生活 第二回《考古學家也考骨》
檢視
科普好讀
考古學家的100種生活 第二回《考古學家也考骨》
  • 漫畫
【3D看文物】12_周王戈
檢視 前往
科普好讀
【3D看文物】12_周王戈
  • 文物
  • 互動性
  • 大陸
<p>動工前的姬路城(取自維基百科)</p>
檢視 前往
科普好讀
【世界文化遺產】日本最早登錄的世界文化遺產:姬路城
  • 新聞
【西歐考古現場】羅馬磚上的小腳印
檢視 前往
科普好讀
【西歐考古現場】羅馬磚上的小腳印
  • 文物
  • 新聞
【工作小站】透明魚標本
檢視 前往
科普好讀
【工作小站】透明魚標本
  • 互動性
<p>Photo Credit: <a href="https://www.flickr.com/photos/wessexarchaeology/"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Wessex Archaeology</a>, Jewry Street: Drawing the late medieval/early post medieval building. (CC BY-NC-SA 2.0)&nbsp;</p>
檢視 前往
科普好讀
考古學家也有一百種生活,先介紹他們厲害的工具吧!
  • 遺址
<p>西北岡商王大墓出土青銅人面(中研院歷史文物陳列館藏、蘭文里攝影)</p>
檢視 前往
科普好讀
淺談西北岡商王大墓出土青銅人面
  • 遺址
  • 文物
  • 大陸
【一日限定】10/18國際考古日
檢視 前往
科普好讀
【一日限定】10/18國際考古日
  • 新聞
<p>這一間展示遺址樣貌。這是270度的全景圖,動動手向左右拉拉看。</p>
檢視 前往
活動相簿
2016年 參訪臺北市大同區大龍國民小學:大龍峒遺址展示室
  • 活動記錄
【北歐考古現場】微電漿源裝置將對考古學產生革命性影響!
檢視 前往
科普好讀
【北歐考古現場】微電漿源裝置將對考古學產生革命性影響!
  • 文物
  • 新聞
【3D看文物】2_鯊魚骨珠
檢視 前往
科普好讀
【3D看文物】2_鯊魚骨珠
  • 文物
  • 互動性
  • 臺灣
好吃又實用的夜光螺 @史前恆春半島居民
檢視 前往
科普好讀
好吃又實用的夜光螺 @史前恆春半島居民
  • 文物
  • 臺灣
【北美洲考古現場】一具人骨欲賣五千塊?
檢視 前往
科普好讀
【北美洲考古現場】一具人骨欲賣五千塊?
  • 遺址
  • 新聞
造型可愛有趣的甲飾
檢視 前往
科普好讀
造型可愛有趣的甲飾
  • 遺址
  • 文物
  • 大陸
<p><span id="isPasted"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微軟正黑體, "Microsoft JhengHei", "Helvetica Neue",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14px; font-style: normal; font-variant-ligatures: normal; font-variant-caps: normal; font-weight: 400; letter-spacing: normal; orphans: 2;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px; text-transform: none; white-space: normal; widows: 2; word-spacing: 0px;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text-decoration-thickness: initial; text-decoration-style: initial; text-decoration-color: initial; display: inline !important; float: none;'>手持可可果的人像(阿茲特克)Aztec. Man Carrying a Cacao Pod, 1440 - 1521. Volcanic stone, traces of red pigment, Brooklyn Museum.</span> </p>
檢視 前往
科普好讀
【白色情人節特輯】
  • 新聞
【法國考古現場】巴黎超市下 驚現200具骨骸
檢視 前往
科普好讀
【法國考古現場】巴黎超市下 驚現200具骨骸
  • 遺址
  • 新聞
2018年 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
檢視 前往
活動相簿
2018年 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
  • 活動記錄
從史語所藏品透物見人:關於銅鏡
檢視 前往
科普好讀
從史語所藏品透物見人:關於銅鏡
  • 遺址
  • 文物
  • 大陸
【東南亞考古現場】吳哥窟被遺忘的彩繪
檢視 前往
科普好讀
【東南亞考古現場】吳哥窟被遺忘的彩繪
  • 新聞
<p>從石器上採集的古代澱粉(<a href="https://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figure?id=10.1371/journal.pone.0063148.g003"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圖片來源</a> )</p>
檢視 前往
科普好讀
【中國考古現場】吃飯不如吃西米露(?)
  • 新聞
  • 大陸
府城行春台南古蹟一日遊
檢視 前往
科普好讀
府城行春台南古蹟一日遊
  • 臺灣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13
  • 下一頁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版權所有
SITE CRED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