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資料數位典藏創新計畫 Innovating Digital Archives for Archaeological Data

  • 數位典藏
    • 線上系統
    • 主題精選
  • 樂學考古
    • 科普好讀
    • 復刻動畫
    • 活動相簿
  • 關於
    • 計畫目標
    • 執行團隊
    • 典藏成果
    • 產出文件
    • 聯絡方式
  • 關於
  • 連結
劉茂源博士紀念特展
劉茂源博士紀念特展
田野調查成果報乎恁知!考古學的公共性與教育推廣
田野調查成果報乎恁知! 考古學的公共性與教育推廣
駐在所・校舍・玻璃瓶
駐在所・校舍・玻璃瓶
從考古遺址探尋日治時期的校舍日常
從考古遺址探尋日治時期的校舍日常
臺灣近海區域貝類資料庫
臺灣近海區域貝類資料庫
臺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
臺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
考古學家的100種生活 - 第四回《考古學家的那些煩惱們》
考古學家的100種生活 - 第四回《考古學家的那些煩惱們》
  • 遺址
  • 人物
  • 文物
  • 新上線
  • 開放博物館
  • 互動性
  • 活動記錄
  • 英文版
  • 新聞
  • 漫畫
  • 動畫
  • 臺灣
史前石器製造最前線!──南港遺址(1)
檢視 前往
科普好讀
史前石器製造最前線!──南港遺址(1)
  • 遺址
  • 文物
  • 臺灣
臺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
檢視 前往
線上系統
臺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
  • 遺址
  • 文物
  • 新上線
  • 互動性
  • 臺灣
圓山考古遺址半日遊圖文攻略
檢視 前往
科普好讀
圓山考古遺址半日遊圖文攻略
  • 遺址
  • 臺灣
紋飾放大鏡──拓本
檢視
科普好讀
紋飾放大鏡──拓本
  • 文物
  • 臺灣
圓山考古遺址漫遊 - 淺談圓山小丘發展史
檢視 前往
科普好讀
圓山考古遺址漫遊 - 淺談圓山小丘發展史
  • 遺址
  • 臺灣
<p>圖片來源:google街景</p>
檢視 前往
科普好讀
談論主題 台灣歷史紀行-芝山岩
  • 活動記錄
  • 臺灣
<p>原來的土色可分成三層。趙先生用線隔出每層的邊界。紅白色的標竿每個色塊是20公分,我們發掘了7層,每層約10公分,總深度約70公分。牆邊上藍色的字牌則寫著發掘的相關資訊:「CP」是遺址名「曲冰」的縮寫;第二行的「2012」是發掘年份,「TP1」為坑號,若發掘第二個坑則為TP2;第三行表示此為「L7」(第七層)的北牆;第四行則是當天的日期。</p>
檢視 前往
活動相簿
2012年 走訪南投曲冰遺址:曲冰-考古大菩薩第一鋤
  • 遺址
  • 活動記錄
  • 臺灣
悠悠山居史前部落客—曲冰
檢視 前往
科普好讀
悠悠山居史前部落客—曲冰
  • 遺址
  • 文物
  • 臺灣
銅錢怎麼多了一個洞?
檢視 前往
科普好讀
銅錢怎麼多了一個洞?
  • 文物
  • 臺灣
  • 大陸
重返史前
前往
復刻動畫
重返史前
  • 遺址
  • 文物
  • 動畫
  • 臺灣
<p>曲冰石玉作坊草圖(陳仲玉先生繪)</p>
檢視 前往
科普好讀
史語藝廊 X 曲冰遺址的火花
  • 人物
  • 活動記錄
  • 臺灣
<p>鎖港遺址2號墓葬,出現在貝塚下方,吳坑穴,仰身直肢葬。<br>Tsang, Cheng-hwa, Archaeology of The P&rsquo;eng-Hu Island, Taipei: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1992, p.400.</p>
檢視 前往
科普好讀
熟悉的澎湖,最對味──鎖港遺址
  • 遺址
  • 文物
  • 臺灣
<p id="isPasted">McCoy教授分享世界遺產南馬都爾古城的三維點雲(<a href="https://sketchfab.com/3d-models/burial-monument-nan-madol-pohnpei-micronesia-3843a0781c1e41ccbf95f784a7b71f92"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點我從各個角度看遺址</a>)</p>
檢視
科普好讀
3D模型建置技術與考古學應用(下)
  • 文物
  • 互動性
  • 活動記錄
  • 臺灣
到曲冰散步的時候
檢視 前往
科普好讀
到曲冰散步的時候
  • 遺址
  • 文物
  • 臺灣
【數典精選】曲冰的陶觚
檢視 前往
科普好讀
【數典精選】曲冰的陶觚
  • 文物
  • 臺灣
<p>圖片來源:台東觀光旅遊網google街景</p>
檢視 前往
科普好讀
東海岸考古紀行—古代、現代與後現代的交錯—史前館
  • 臺灣
考古發掘絕不只是挖土! ──文化層的形成與發掘
檢視
科普好讀
考古發掘絕不只是挖土! ──文化層的形成與發掘
  • 遺址
  • 臺灣
<p>蒔板頭山A遺址 (紅圈處)與海岸邊相對位置</p>
檢視 前往
科普好讀
你好,澎湖! 漢人的初來乍到──蒔板頭山A遺址
  • 遺址
  • 文物
  • 臺灣
<p>二號石階(圖片來源:<a href="https://tour.taitung.gov.tw/zh-tw/attraction/details/304"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台東觀光旅遊網-卑南遺址公園</a>)</p>
檢視 前往
科普好讀
東海岸考古紀行—後院的石板之謎
  • 臺灣
<p>這不是鬆餅,而是十三行考古田野工作時的影像紀錄。畫面上的海灘傘,則是考古學家進行發掘時遮陽避雨的小小庇護所(中研院史語所藏)&nbsp;</p>
檢視 前往
科普好讀
這不是鬆餅!漫談考古學家的甘與苦
  • 遺址
  • 文物
  • 臺灣
十三行人的舶來品
檢視 前往
科普好讀
十三行人的舶來品
  • 遺址
  • 文物
  • 臺灣
<p>圖片來源:google街景</p>
檢視 前往
科普好讀
尋找鳳鼻頭
  • 遺址
  • 臺灣
<p>〈將軍一號H17探方及古物〉</p><p>圖片來源:《科學發展》2011年2月,458期,24~31頁</p>
檢視 前往
科普好讀
【水下考古專題】澎湖「將軍一號」出金幣?吼,是銅錢啦!
  • 文物
  • 臺灣
<p id="isPasted" style='margin:0cm;margin-bottom:.0001pt;font-size:16px;font-family:"Calibri","sans-serif";text-align:center;'>大坌坑式陶罐口緣(T0095040)</p>
檢視 前往
科普好讀
【數典精選】祖先的風格:牛罵頭遺址出土的大坌坑式陶罐口緣
  • 遺址
  • 文物
  • 動畫
  • 臺灣
  • 1
  • 2
  • 3
  • 1/3
  • 下一頁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版權所有
SITE CRED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