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殼神秘失蹤事件?從考古看生態變遷──龜山遺址

前往網站
撰文/林亭妏(2019/12/26)

  氣喘吁吁的攀上龜山頂端的瞭望臺,信手揮去溽濕前額的汗水,張眼凝神,山海伴隨湧動的風撲面而來,撩去一身盛夏酷暑。柳暗花明,涓涓河流從容自在地向湛藍大海前行,迴盪著龜山史前跫音,從遙遠的瀲灩波濤,躍上山腰扶疏草木,於耳畔響起悠悠的千年樂章。 

  如此美麗的龜山遺址位於屏東車城鄉,鄰近海洋生物博物館。外型似一龜背,所以稱為龜山,周圍有河流與海洋交會,具備充足的水域資源。目前漫步在龜山步道上,仔細觀察兩側地表,幸運的話還能撿到史前陶片!龜山遺址至少包含三個不同時代的文化內涵,其中最受到關注的是邁向鐵器時代,距今1600-1300年前的龜山史前文化,出土許多石器、陶容器碎片、動物骨和貝殼等。

  協尋:消失的貝類

  考古學家在研究這些貝殼遺留的時候,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不知為何龜山史前人最常採集的淡水貝類──「蜆」和「錐蜷」,在龜山地區的現生種調查中不曾發現;換言之,過去經常食用的熱門貝殼,在當代卻神秘失蹤。這些失去音訊的蜆科朋友,大蜆與紅樹蜆未曾在龜山附近現身,台灣蜆則是調皮地出現在兩三公里遠的地方,在遺址周圍都見不到他們的身影。
內文圖片
  臺灣貝類資料庫:台灣蜆大蜆紅樹蜆 

  貝殼失蹤事件線索搜查


  對於這次龜山貝殼失蹤懸案,化身為小柯南的考古學者至今仍無定論,但追查的過程中,有一些蛛絲馬跡值得留意。首先,從地質的角度而言,兩千年來龜山地區地質構造持續上升,約每年提高1至1.2毫米,河道環境似乎不可避免地有所改變。然而以龜山文化流行的年代來看,加上碳氧同位素的貝殼分析,顯示史前龜山附近的水體環境與現今相比,差異並不大。

  另一方面,氣溫也是影響生物生存的重要線索。恆春半島百年來的七月均溫,從1950年代開始提高了攝氏1.5度,使最近40年來的年均溫較暖和。如果類似的狀況發生在一千五百年前以後的這段時間,那麼紅樹蜆、大蜆與錐蜷科貝類很可能由於氣溫變化適應不良,從而引發滅絕危機。

內文圖片
看文物:紅樹蜆錐蜷 

  揭發史前幕後黑手?

  實際上,人類行為對生物造成的影響,不亞於自然環境變異。龜山史前聚落相當懂得利用不同季節,採集各式好吃的貝類。例如,春夏之際從溪口打撈蜆;秋風吹起,在海裡採集蠑螺;冬天歲末於內陸淡水區撈取錐蜷,經年累月下來,史前人積極地開發水域資源,即使天然環境僅些微改變,也能使對生態變遷敏感的特定貝種,消失在龜山附近的水域中。

  整體來說,本次案件的真相不只一個!所有的因素如同食物鏈環環相扣,但藉由考古出土的貝類遺留,對比現生貝類紀錄,能夠深刻了解古今生態環境的瞬息萬變。同時,也反映龜山史前人群對於生活環境有充分的認知,掌握了季節性採收貝類資源的技巧。

參考資料
  • 李匡悌,《探討臺灣南端史前聚落的海洋適應:以龜山遺址為例》,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籌備處,1994年。
  • 李匡悌,〈龜山遺址出土的食用貝類及其相關問題的探討〉,《田野考古》,第5卷第1期(1994年),頁45-86。
  • 李匡悌,《恆春半島的人文史蹟》,內政部營建署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