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考古現場】微電漿源裝置將對考古學產生革命性影響!

前往網站
編譯/葉乃婕



  瑞典並不是只有IKEA和肉丸子,還有北歐最古老的高等學府─烏普薩拉大學(Uppsala University, 建於1477年,是瑞典及斯堪地那維亞半島最早的大學,各領域的學術成就都相當傑出)。最近烏大的研究團隊設計出一款微電漿源裝置(microplasma source),可以在高溫高壓的惡劣環境下運作,使用層面相當廣泛。
  
  高等研究員Anders Persson表示,考古發掘是該團隊在進行設計時考慮的運用領域之一。這項裝置的體積並不大,未來能夠直接帶到田野地,協助檢測有機物中碳同位素在地層的分布(註)、提供資料讓考古學家作為該從何處發掘的參考。

 考古學者通常是先進行調查、試掘和發掘,再對出土遺物和考古遺址進行定年。假設這項新裝置真的被採用,那麼考古調查程序會整個顛倒過來:先對遺址中的考古遺留進行定年,再對考古學者所要尋找的年代地層進行發掘,在確定遺址範圍也可以省下許多時間。雖然這項裝置還在開發階段,不過科技的進步已經讓人感到非常不可思議!

新聞報導:New microplasma source excites matter in controlled way, may revolutionize how archaeologists date objects in the field
論文連結:Microplasma source for optogalvanic spectroscopy of nanogram samples
 
---
註:考古學上的定年分為「相對定年」和「絕對定年」兩種。「相對定年」可以大致得知考古遺址或文化出現的先後順序,但是確切的年代還是要靠「絕對定年」。「絕對定年」中最常用的就是同位素「碳十四(C14)/放射性碳定年」,從比對考古出土有機物質中C14衰敗的狀況,可以獲得遺址形成的年代。因此,在發掘過程,必須避免定年標本受到汙染(例如:直接用手去觸碰),以免造成重大誤差。
 
原載於痞客邦南無考古大菩薩,2013年9月10日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