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發掘絕不只是挖土! ──文化層的形成與發掘

撰文/吳巧文(2019/03/07)

  近代考古學與古器物學全不同,而發掘之方法,尤與採礦大相逕庭。   ──  傅斯年
 
  如同傅斯年先生所說,考古並非如採礦一般只是單純的向下挖掘,每一次的發掘,對遺址都是不可逆的破壞,但若不發掘,我們將無從得知這片土地曾經發生的故事,因此完整且正確的做紀錄對於考古發掘來說是絕對必要的,一旦紀錄錯誤,將無從查證,甚至可能造成誤判,而形成錯誤的認知。

  因此在開始發掘之前,要先了解,地層是怎麼形成的呢?除了墓葬及窖藏等人們有意識地埋葬,其他遺址為什麼會存在於地下呢?

  地層的形成可以分為「自然堆積」及「人文堆積」兩種方式,自然堆積最鮮明的例子如義大利的龐貝遺址,它因為維蘇威火山爆發,而被大量的火山灰掩埋,除了火山爆發,洪水、地震自然災害也都會使地表被掩埋。若有幸沒遇上這些自然災害,一塊曾經被人類使用過的土地被廢棄後,會因為地表自然的下沉及沙塵的累積而漸漸沒入,此類型的下沉速度很慢。而人文堆積指過去人類之生活面因人為廢棄或自然因素遭掩埋,爾後人類在其上建立新聚落,成為新生活面之過程。在一片土地上人文與自然堆積反覆疊加,經地層壓縮,代表各時期人類生活的文化層便逐漸形成。

  在正常的狀況下,越靠近地表的地層與現代越接近,較深的地層會比較淺的地層時間上更為古老,由此便可推算出土文物的「相對年代」。但其中有許多變數,例如以前的地貌未必與現在相同。或是先民向下挖了一口井,這口井一路挖到了下面好幾個文化層,便形成了考古地層學中的「打破關係」。
內文圖片
假想地層圖,每個顏色代表不同地層,下層地層被各種現象「打破」筆者改繪自Canterbury Archaeological Trust Ltd.,
How do we know about the past?
   
  也就是說,地表曾經發生過的事都會影響文化層的樣貌,因此考古學家在發掘遺址時,事先了解當時的環境、地貌、土質、可能出現的遺跡等前置研究是很重要的。然而如何以保存最多資訊的方法進行發掘呢?
內文圖片
南關里東地層剖面,白色點狀處為大坌坑文化。
臧振華、李匡悌,《南科的古文明》臺東;臺灣史前博物館,2013年,頁71。
 
  目前考古發掘法大致上可以分為「人工層位」與「自然層位」兩種。以「人工層位」發掘時,探坑每一層以人工擬定的深度水平向下發掘,並逐層作紀錄。
內文圖片
以「人工層位」進行發掘的臺南科學園區牛尿港遺址。
圖源:李匡悌老師提供。
內文圖片
以「自然層位人工分層」發掘的花崗山國中遺址。
保留「人工層位」發掘時控制深度的優點。
圖源:劉益昌、趙金勇,《花崗中校舍新建工程遺址搶救發掘計畫·成果報告書第一冊·總論(田野考古發掘)》,2010年,頁101B。


 
  「自然層位」發掘是以文化層為單位進行發掘,基本復原了古人活動時的地貌,較能呈現遺物遺跡在平面上的相對關係,但由於判斷遺跡位置及大小,是以土質、土色的變化為依據,若經驗不足時容易誤判。
內文圖片
以「人工層位」發掘的文化層剖面,左側記錄了每層的土色。
龜山遺址第二次發掘(KS),BP1東牆,1993-03-19,田野考古工作日誌,記錄人:KTL。

 
  現今較為普遍的做法是結合兩種不同的發掘方法,先以「人工層位」進行發掘,直到確定有現象時,改以「自然層位」發掘。這樣的發掘方式可以免除以「自然層位」發掘時,僅由土色辨識遺跡容易造成的誤判,也可補足以「人工層位」發掘時難以一窺遺跡貌的狀況。

  發掘法並沒有誰優誰劣,應該考慮的是何種發掘方法最適合遺址本身,能在不可逆的發掘中,保存最多的資訊提供後續研究。
 
參考資料:
林壹,〈舊石器考古發掘方法再思考〉,《考古》,第3期(2016年),頁68-73。
前耀鵬主編,《考古學概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臧振華、李匡悌,《南科的古文明》,臺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2013年。
劉益昌、趙金勇,《花崗國中校舍新建工程遺址搶救發掘計畫‧成果報告書第一冊‧總論(田野考古發掘)》,2010年,頁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