紋飾放大鏡──拓本

撰文/吳巧文(2019/05/16)

  大家一定有經驗,在看展覽時,展件的說明文中提到「在頸部有一周獸面紋」,並附上一支放大鏡,但你在展櫃前左喬喬、右弄弄,好不容易對焦了,卻因為放大鏡的弧度,使所看到的紋飾失真,最後只能站直身子,向同行人說「我看到了」但心中卻有些失落的感覺。

  但為什麼要看清楚文物上的紋飾呢?紋飾代表了當時的人群的價值觀,不僅不同文化背景的族群所使用的紋飾有所差異,就算有著相同文化的人們,也會因為地緣關係及時間等因素而使既有的紋飾逐漸形式化。此外,有時製作時所留下的痕跡也是研究古代人類的方法之一,因此確認紋飾及製作方式的發展脈絡,便可了解文物背後大致的時空。
內文圖片
贓振華、李匡悌,《南科的古文明》,臺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2013年,頁105、186、197、281。

 
  除了紋飾及製作痕,銘文也是文物上資訊註記的大功臣,這些文字或符號提供我們更多認識它的內涵及意義,然而在面對這些較為細緻的刻紋時,文物經過風吹日曬雨淋,銘文也會因為風化繡蝕漸漸地消失,因此有時就算將已經將文物拿在手上了,並拿著偏光燈、放大鏡及高級的相機,仍然難以將紋飾真正的看清。如今有了拓本的幫助,不僅方便研究人員與觀展民眾辨識紋飾細節,對於文物資訊的保存也有相當大的助益,因此可說是紋飾最好的放大鏡。
內文圖片
李匡悌,《靈魂與歷史的脈動》,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頁37。 

 
  最常見的拓本類型是「乾拓」,在許多博物館也可見以「乾拓」代替紀念章的例子,在凹凸不平的板子上覆上白紙,並以削尖的鉛筆與紙面成45°塗黑,便可將圖案呈現於紙上。但「乾拓」是有條件限制的,當物體表面起伏太大,乾拓的效果便不明顯,甚至會弄破紙張,且筆跡明顯,對於較細緻的圖樣會影響判讀。

  因此在判讀文物資訊時,多半使用油墨搭配宣紙製作拓本。以蓖麻油及墨粉為主材料,艾草為載體的油墨,具有不暈染、上色均勻等特性,配合柔軟的宣紙,在文物上施以燒有黏性的白芨水,使宣紙緊密的貼合文物後進行拓印,便可使肉眼看似撲朔迷離的紋飾,清晰的躍然於宣紙上。

內文圖片
香爐銘文拓本製作。屏東縣觀林寺

 
  而「全形拓」的技法,更是融合了文物測繪及拓本的優勢,將文物全器的形態及紋飾同時保留於平面的宣紙上,並強調文物的立體感、質感等視覺效果。有部分的測繪圖,為了更清晰的展現紋飾,也會以局部加上拓本的方式表現。
內文圖片
毛公鼎全形拓
圖片來源:青銅拓片數位典藏資料庫

內文圖片
十三行遺址出土侈口縮頸圓腹圜底罐 照片與結合拓本的測繪圖
圖片來源:考古資料數位典藏資料庫


  總而言之,無論是哪種類型的拓片,皆是以清晰的表現紋飾及銘文特徵為最高宗旨。有了拓本的幫助,不僅研究人員可以更為清晰的研究紋飾細節,看展的民眾也可藉由拓本清晰地看到經研究人員排序後的紋飾演變脈絡。
 
參考資料:
李匡悌,《靈魂與歷史的脈動》,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
陳秀玉,〈失落的技藝──全形拓〉,《古今論衡》,第7期(2002年),頁130-144。
臧振華、李匡悌,《南科的古文明》,臺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2013年。
【工匠李仁清開 立體拓印 千年石窟雕塑躍然紙上 瞬間成了永恆】,《文茜的世界周報》,2016年11月3日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