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報國 一代大師梁思永

前往網站
撰文 / 呂少玄 
圖 /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人間四月天》熱播後,想到梁啟超,除了百日維新,再來就是其子思成與媳婦林徽音的愛情故事。梁氏一門除此三傑外,還有一位思永,名氣雖非家喻戶曉,卻是中國考古界響噹噹的要角。
  內文圖片
  19世紀考古學已在西方興盛一時,梁啟超注意到這門學問之於中國歷史研究的重要性,除了把它介紹進國內,還讓兒子思永赴美專攻人類學與考古學。莫說在20世紀初,即便今日考古學依舊是門冷僻學科,因此思成曾寫信給父親,質疑弟弟所學究竟對國家民族進步有無用處。梁啟超以唐朝詩人李白、杜甫及良相姚崇、宋璟比擬,道:「為中國文化史及全人類文化史起見,姚、宋之有無,算不得什麼事。若沒了李、杜,試問歷史減色多少呢?」並認為安排思成學建築、思永學考古是為「中華民族在一專業學問領域爭一世界性名譽」。

  1930年梁思永取得碩士學位歸國後應聘至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下稱史語所)。梁氏於河南後崗發掘時注意到,地層間的彩陶、黑陶及殷墟文化層存有壓疊關係,懷疑此地之黑陶與山東龍山文化的黑陶相關,遂進一步至山東城子崖遺址 進行考古工作。透過比對兩地黑陶的文化特徵,首度證實龍山文化不僅侷限於城子崖一地,更揭示出以彩陶為代表的仰韶、黑陶為代表的龍山與商文化三者的時代序列。此一發現無疑為中國歷史立下一里程碑。

內文圖片
  1941年梁思永舉家隨史語所南遷至四川李庄後,胃病、肺病等狀況不斷。梁家經濟本不富裕,長年因戰亂一再搬遷,加上醫藥費所費不貲,情況不甚樂觀。時任史語所所長的傅斯年遂於隔年數度寫信向中研院代院長朱家樺求助,期透過人脈呈報予蔣介石知曉,由國家資助梁家二、三萬元醫藥費,信中除提及「彼如出事……亦中國考古學界前途之最大打擊也。」亦寫道:「今日在此困難中,論其家世,論其個人,政府似皆宜有所體恤也。」同時傅斯年為此召開所務會議,想出從所內醫務室藥款收入中,撥出部份資助梁家的辦法,會後再度修書予朱家樺,請其定奪金額。信中特別解釋待賣之藥乃現成,毋需另支費購買,故報帳上全無困難,只是少了點收入而已,「甚願兄(筆者按:朱家樺)之惠准也!」又擔心院方顧慮他人援例而拒絕,補充說明「以成績論,尚有數人,然以甚在萬里遷徙中代弟職務論恐濟之(筆者按:李濟)外無他人,故無創例之慮也。」5個月後,蔣介石從其特別費中拿出二萬元贈予梁家,期間雖然梁思永病情一再惡化,但總算解了燃眉之急。

內文圖片
  中共建政後,梁思永被委任為中國科學院考古所副所長。囿於身體因素,此時的思永已難實地進行考古發掘,但他極力鼓勵另一位考古學家夏鼐多帶年輕學者至遺址現場工作,因為「訓練年輕的人材是目前最迫切的任務。」對於新進人員,他也為他們列出必讀書目及規畫學習計畫,每週還要求他們填報表,並逐日匯報學習與工作情況。

  1954年這位孜孜不倦於考古工作、不遺餘力培養後輩的學者,溘然長逝,享年50歲。他承先、開創、育才的風範,堪稱:大師。
 
延伸閱讀:

1.中研院史語所考古資料數位典藏資料庫於「檢索詞」欄位輸入「城子崖」,即可閱讀該遺址及相關出土遺跡、遺物介紹。或於影像資料庫「關鍵詞」欄位輸入「梁思永」,可瀏覽相關影像
2.岳南,《南渡北歸.南渡》,台北:時報文化,2011。ISBN:97895713-53722
3.岳南,《從蔡元培到胡適:中研院那些人和事》,北京:中華書局,2010。ISBN:9787101-071597
 
原載於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資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