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典精選】祖先的風格:牛罵頭遺址出土的大坌坑式陶罐口緣

前往網站

  牛罵頭,這個古怪有趣的地名,是台中縣清水鎮的舊稱,源於平埔族語。而牛罵頭遺址就位於清水鎮東側山麓,現在是台中港特定區市鎮公園的所在地。

 

  牛罵頭遺址是牛罵頭文化的命名遺址。而牛罵頭文化是距今約4500-3500年前,台灣中部地區新石器時代中期的文化,由大坌坑文化晚期發展演變而來,如圖中的這件出土於牛罵頭遺址的紅色夾砂陶罐口緣,就可看到許多大坌坑陶器的特徵:長頸直口,唇面外翻,且飾以回字形刻劃紋,頸部施予平行直線劃紋,以3道為一組,平行劃紋之間填以2道為一組的斜劃紋,無論從口式或紋飾來看,皆為大坌坑式陶罐。

 

  當時的人群將生活領域擴張到內陸平原和低海拔丘陵邊緣,種植稻米等穀類作物,生業型態以農業為主兼行漁獵、採集,聚落增大且居住時間久。陶器以紅褐色陶器為主,陶質佳,製作技術亦優,比起新石器時代晚期許多地方出土的陶器,可是毫不遜色,甚至更好!真忍不住覺得,牛罵頭文化的史前人在製陶的工作態度上可認真多了~

 

進一步了解:

 

考古資料庫

 

考古大菩薩遊台灣──大坌坑

 

考古大菩薩遊台灣──牛罵頭

 

(by南)

 

原載於Facebook考古大菩薩網誌,2012年2月17日發佈。